電池測試的目的和方法
電池已經有很久的發(fā)展歷史,現階段電瓶車、電動車與傳統(tǒng)的燃油車相比既環(huán)保,又省錢。未來電動交通工具將會是一大趨勢。與此同時,對電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電池檢測顯得尤為重要。
電池測試的目的
1、可以了解電池的特性(從電池本身出發(fā)):我們需要通過測試來了解電池的容量、內阻、電壓特性、倍率特性、溫度特性、循環(huán)壽命、能量密度等等重要的參數,既需要這些參數來論證被測電池是否達到了當初的設計目標,也需要通過這些參數在使用電池的過程中實現更好的管理和控制。
2、能評估電池滿足需求的能力(從應用場景出發(fā)):這類測試可以理解為從應用的需求出發(fā),倒推出電池應該滿足的特性,并經過測試來驗證被測電池是否達標。例如整車廠會根據低溫下駕駛的場景設計電池冷啟動測試,根據功耗指標設計能量效率測試,根據車輛爬坡或加速場景設計功率性能測試等。另外還會從車輛安全的角度出發(fā)設計過充過放、短路、過溫、擠壓穿刺等試驗。
電池測試的方法
容量測試,容量測試需要利用靜態(tài)容量測試方法(SCT)在不同壞境溫度下測得電池可用容量(包含能量)。不同的企業(yè)和標準有在SCT測試方法存在區(qū)別,但總體思路是類似的。例如:在常溫(25℃)環(huán)境下采用電池廠商規(guī)定方式滿充,再在被測環(huán)境下充分擱置后采用1C倍率放電至截止電壓(2.5V),記錄釋放的容量(能量)。實際實驗中可連續(xù)重復測試3次取均值以提高準確性。
混合脈沖功率性能測試(HPPC),HPPC測試可測得電池的功率性能、開路電壓、直流內阻等重要特性。HPPC測試制度是在某特定SOC目標進行10s脈沖放電,靜置40s,再10s脈沖充電。由此可測得該SOC點充電和放電方向的DCIR。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測試方法下計算的DCIR會存在一定的差異。
倍率性能測試,倍率性能測試需根據電池功率特性(能量型/功率型)設定不同的充放電倍率。例如下案例所示,采用0.5C恒流降流充電,選取0.2C、0.5C、1C、2C四種倍率進行放電;從而獲取電池不同倍率下放電曲線、以及恒流降流充電曲線。
自放電測試,自放電測試能確定電池經過預定擱置時間之后的容量損失。具體的測試方法有很多類型。例如在GBT 31486中提到的容量恢復能力capacity recovery其實就是測試自放電的方法之一。該測試將滿充后的電池在常溫下擱置28天,然后在放空并記錄保持容量Cr,最后再進行一次常溫SCT測得當前實際容量Ct。